近日,上海江橋批發(fā)市場蔬菜混合均價225.4元/百公斤,環(huán)比上周的237.4元/百公斤,減少12元/百公斤,減幅5.0%。同比去年的291百公斤,減少65.6元/百公斤,減幅29.1%。
本周蔬菜入場量緩慢上行。出現這樣的走勢主要是因為前期梅雨似乎不給力,本地蔬菜上市量比較旺盛,部分市場有的檔口葉菜當天賣不完只能倒掉的情況出現。
6、7月產區(qū)北移之中,白菜、甘藍類、長白蘿卜、葉菜、辣椒等蔬菜部分產區(qū)重疊,江浙滬的豇豆、鮮食玉米、番茄等批量供應,外地貨源的入場量未見明顯放大。
總體來說,產區(qū)銜接中南方氣候合適,蔬菜上市期拉長,而北方蔬菜在去年行情刺激下正常上市,且供應量較為充足,兩個因素導致客菜交易較為疲憊、批發(fā)價格處于低位徘徊。
那么,后續(xù)情況走勢如何呢?
本周上海熱浪來襲,今年梅雨南北擺動較為明顯,本周又再度回,“暴雨+大風+高溫”齊發(fā),江浙滬基本都是同樣的天氣條件,“一半水深、一半火熱”。
周內辣椒從低位開始回升,預計高溫雨水條件下,外省葉菜占有一定優(yōu)勢,批發(fā)價會迎來一定上升。
總體供應方面,隨著夏季的到來,南方菜系會進一步減少和退出,客菜需求量進一步增加。
本周降雨可以用“短、頻、快”形容,強度大,但降雨時間較短,降雨次數多、雨水來得快、停得快!
后續(xù)出梅后,高溫將無縫鏈接。短時間內的蔬菜需求和價格還不能及時體現,有著一定的滯后性。預計進入7月中旬菜價走勢會好轉。
1、棗椒、泡椒
在雨水侵擾及連續(xù)升溫的天氣下,價格持續(xù)低迷的棗椒(薄皮椒)和泡椒總算出現了上漲。6月以來,江蘇和山東是我市場主要的供應產區(qū),今年辣椒貨源非常充足,尤其是江蘇一帶的辣椒上市量較大,泡椒批發(fā)價低至0.5-0.6元/斤,棗椒0.8-1.2元/斤,山東蘭陵產區(qū)部分混裝車輛上的兩大辣椒明顯減少。
本周,辣椒價格稍有起色,江蘇的棗椒已經在1.4-1.8元/斤,泡椒0.7-0.8元/斤,同時山東辣椒也是同步上漲到了50-55元/箱(26斤),相比上周環(huán)比上漲15-20元/箱。
上漲主要是因為:雨水和高溫影響是辣椒供應,目前外省的湖北、內蒙古、河北產區(qū)辣椒還未正式進入市場。
2、牛心菜
7月上旬以來,牛心菜批發(fā)價1.6-1.8元/斤,來場后的銷售速度比較快,銷售現場熱鬧非凡,但價格持續(xù)性明顯不如去年。去年的高價是當時牛心菜價格連續(xù)觸底后的暴力反彈。而今年現在的價格處于往年的正常范圍。
但是,現階段不同品質的牛心菜價格差距比較大,優(yōu)質的1.6-1.8元/斤,一般的1.2-1.4元/斤。去年高價刺激下,蘭州產區(qū)牛心菜種植明顯增多,在市場上,每輛來場的蘭州混裝車上都有一部分牛心菜。
3、茄子
“落蘇”是上海郊區(qū)對茄子的一種叫法,有的地方叫“嘎子”,上海市場很受歡迎的還屬“線茄”。近一段時間內,市場線茄主要來自山東、浙江、安徽,各產區(qū)供應量也是足,批發(fā)價:
山東紅線茄50-55元/箱(26斤),
浙江的在45-55元/箱(28斤),
徽的在45-50元/箱(28斤)。
批發(fā)價比去年便宜了不,每箱便宜40-50元。